而今而后怎么讀 而今而后的拼音
成語“而今而后”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ér jīn ér hòu成語簡拼:EJEH
成語注音:ㄦˊ ㄐ一ㄣ ㄦˊ ㄏㄡ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呂氏春秋 恃君覽 長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舊唐書 盧藏用傳》:“而今而后,焚蓍龜,毀律歷,廢六合,斥五行,浩然清慮,則將奚若?”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而:語助詞。從今以后。
成語用法:而今而后作狀語、分句;指從今以后。
成語造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宋 文天祥《衣帶贊》詩
英文翻譯:from this day forth <in future>
成語“而今而后”的擴展資料
1.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后”是...應當用“而”的地方而(卻)不用“而”,不應該用“而”的地方而(卻)而(用)“而”,而(像)現在這樣用法,日后也而(這樣),你的水平也就不過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一個,是名詞。 二個,是連詞,表轉折。 三個,名詞動用 四個,名詞 五個,是連詞,表轉折 六個,名詞動用 七個, 名詞 八個,介詞 九個,介詞 十個,名詞 十一個,名詞動用 回答者: 然然狗 - 探花 十級 1-12 12:56 ◆ “而”字的用法,11個而的分辨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8-5-3 21:03 有個小學生寫文章時亂用“而”字,老師批語時批了11個“而”字:當而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提問者: 翼上帝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當而而不而=應該用“而”字的時候卻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該用“而”字的時候卻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從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第一個而,是名詞。 二個,是連詞,表轉折。 三個,名詞動用 四個,名詞 五個,是連詞,表轉折 六個,名詞動用 七,八,介詞 九個,名詞 十個,名詞動用 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其文中“而”字泛濫,極不恰當,便以牙還牙批閱:“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短短18字,用11個而字,精妙至極。 應當用而字時卻(而)不用而字,不應當用而字時卻(而)用了而字,從(而)今以(而)后,算了(已而)算了(已而)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是...
釋義:
字面:應當用而字時卻(而)不用而字,不應當用而字時卻(而)用了而字,從(而)今以(而)后,算了(已而)算了(已而)。
原意:該用而時卻不用而,不該用而時卻用而,從今往后,完了完了。
引申:形容錯失良好機遇后苦苦追求失去的機遇,此后再也難得。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詳細釋義:
當而而不而=應該用“而”字的時候卻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該用“而”字的時候卻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從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
第一個“而”,是名詞。
第二個“而”,是連詞,表轉折。
第三個“而”,名詞動用 。
第四個“而”,名詞 。
第五個“而”,是連詞,表轉折 。
第六個“而”,名詞動用 。
第七、八個“而”八,介詞 。
第九個“而”名詞 。
第十個“而”,名詞動用 。
出處: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其文中“而”字泛濫,極不恰當,便以牙還牙批閱:“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短短18字,用11個而字,精妙至極。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己而己而。這...
意思是:當該你珍惜時不珍惜,不該你珍惜時你卻強求,珍惜現在把握未來,珍惜珍惜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這句話的意思
應當用“而”的地方而(卻)不用“而”,不應該用“而”的地方而(卻)而(用)“而”,而(像)現在這樣用法,日后也而(這樣),你的水平也就不過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是什么意思!!??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作者:文天祥,出自文天祥死后在其衣帶中發現的文字,世上稱之為《衣帶贊》。
翻譯:
孔子教導成仁,孟子教導取義,只要把道義做到了極點,那么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極至. 我們讀圣賢之人的著作,學習的是什么東西?(設問句 意思學習的就是仁義).(既然學會了仁義)那么從今往后,就幾乎沒有什么可慚愧的了……
拓展資料:
文天祥(1236-1283)。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過零丁洋》等。
歷史背景:當時,文天祥被俘,元世祖忽必烈感其忠、重其能,關押數年并多次派人勸降,文天祥堅貞不屈。最后從容伏法,就死如歸。受刑前留下這段話,看以看成是他明志之言,表達他身為人臣,既回天乏力,寧肯赴死也不事二姓的決心,堪稱是民族氣節之最強音。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求“而今而后”的解釋
ér
jīn
ér
hòu而:語助詞。從今以后。《呂氏春秋·恃君覽·長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舊唐書·盧藏用傳》:“而今而后,焚蓍龜,毀律歷,廢六合,斥五行,浩然清慮,則將奚若?”典故出處
《呂氏春秋·恃君覽·長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舊唐書·盧藏用傳》:“而今而后,焚蓍龜,毀律歷,廢六合,斥五行,浩然清慮,則將奚若?”
英文翻譯
from
this
day
forth
<in
future>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而:語助詞。從今以后。
成語舉例:〖示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宋
文天祥《衣帶贊》詩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狀語、分句;指從今以后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請問大家而今而后是什么意思呢?
成語名稱 而今而后 漢語拼音 ér jīn ér hòu 成語釋義 而:語助詞。從今以后。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恃君覽·長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舊唐書·盧藏用傳》:“而今而后,焚蓍龜,毀律歷,廢六合,斥五行,浩然清慮,則將奚若?” 使用例句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一二一二什么意思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9-1-12 13:32
意思是什么
提問者: 312665418 - 童生 一級 最佳答案
應當用“而”的地方而(卻)不用“而”,不應該用“而”的地方而(卻)而(用)“而”,而(像)現在這樣用法,日后也而(這樣),你的水平也就不過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一個,是名詞。
二個,是連詞,表轉折。
三個,名詞動用
四個,名詞
五個,是連詞,表轉折
六個,名詞動用
七個, 名詞
八個,介詞
九個,介詞
十個,名詞
十一個,名詞動用
回答者: 然然狗 - 探花 十級 1-12 12:56
◆
“而”字的用法,11個而的分辨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8-5-3 21:03
有個小學生寫文章時亂用“而”字,老師批語時批了11個“而”字:當而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提問者: 翼上帝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當而而不而=應該用“而”字的時候卻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該用“而”字的時候卻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從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第一個而,是名詞。
二個,是連詞,表轉折。
三個,名詞動用
四個,名詞
五個,是連詞,表轉折
六個,名詞動用
七,八,介詞
九個,名詞
十個,名詞動用
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其文中“而”字泛濫,極不恰當,便以牙還牙批閱:“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短短18字,用11個而字,精妙至極。
應當用而字時卻(而)不用而字,不應當用而字時卻(而)用了而字,從(而)今以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9.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一而已而什么意思
當而而不而=應該用“而”字的時候卻不用“而”字,
不而而而而=不該用“而”字的時候卻偏用“而”字,
而今而后=從今以后,
已而已而=算了算了
第一個而,是名詞.
二個,是連詞,表轉折.
三個,名詞動用
四個,名詞
五個,是連詞,表轉折
六個,名詞動用
七,八,介詞
九個,名詞
十個,名詞動用
例如: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見其文中“而”字泛濫,極不恰當,便以牙還牙批閱:“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而不而.”短短18字,用11個而字,精妙至極.
意思:應當用而字時卻(而)不用而字,不應當用而字時卻(而)用了而字,從(而)今以(而)后,算了(已而)算了(已而)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