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同心戮力”
“同心戮力”的成語故事:
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殘暴,對內實行殘酷統治,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諸侯小國商的國君湯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他找到大賢人伊尹輔佐,商國實力空前強大,湯見時機成熟,君臣戮力同心,齊心合力,終于滅掉夏朝戮力同心的詩句
1、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歐陽修
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献?br> 3、一貴一賤交情見?!樫e王
4、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壽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
6、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稘h書》
7、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苤?br>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畎?br> 9、勢力之交難以經遠?!憴C
10、樂莫樂兮新相知?!?br> 11、人生樂在相知心。——王安石
12、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
13、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韓愈
1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史記》
15、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T夢龍
16、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諠?br> 17、朋友,以義合者。——朱熹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是“戮力同心”還是“勠力同心”?
是“勠力同心”。
勠力同心,讀音:[lù lì tóng xīn]釋義: 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齊心.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迸c萬眾齊心同意。
“勠”不再作為“戮”的異體字。“勠”的意思為:并,合。 而“戮”的意思為:殺。
“勠力同心”和“齊心協力”,都含有“思想一致,行動上共同努力”的意思,但“勠力同心”偏重在“同心”,用在思想非常一致的情況下;“齊心協力”偏重在“齊心”,多用在思想一致而做某件事時。
擴展資料:
古文中,亦作“ 戮力壹心 ”。 謂齊心協力。戮,通“ 勠 ”。但這是通假字,現今不再用。
1、《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 ,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br>譯文:從前我先君晉獻公和貴國先君秦穆公互相友好,合力同心,用盟誓來表明,再用婚姻加深兩國關系。
2、《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圣,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br>譯文:《湯誓》說:“求到大圣,和他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3、王錂《春蕪記·宸游》:“自受命以來,幸仗諸大夫戮力同心,交鄰御侮。”
譯文:自從領命以來,有幸仰仗各位大人同心協力,使得與鄰相交,得以抵御外晦。
參考資料:勠力同心 ?百度百科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勠力同心是什么意思
意思: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出處:《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釋義:從前我們先君獻公與穆公相友好,齊心合力,用盟誓來明確兩國關系,用婚姻來加深兩國關系。
反義詞;
離心離德
擴展資料:
近義詞;
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思想統一,信念一致。
出 處:《尚書·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br>釋義:他們雖然有千萬人,但是離心離德,我們雖然只有十個人,但是同心同德。
例 句: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奮斗。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戮力同心,戮力同心的近義詞,戮力同心是什么意思
戮力同心[ lù lì tóng xīn ] 基本解釋戮力:并力;同心:齊心。齊心合力。詳細解釋1. 【解釋】:戮力:并力;同心:齊心。齊心合力。2. 【出自】:《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圣,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3. 【示例】:以為足下當~,匡翼漢室,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 ◎《三國志·魏志·袁術傳》4.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團結一致例句情況既已至此,大家只有~,才能渡過難關。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戮力同心奮楫篤行什么意思?
戮力同心的意思是:齊心合力。奮楫篤行的意思是:合力前行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戮力同心下一句
戮力同心下一句:申之以盟誓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和衷共濟和戮力同心有什么區別
答案和衷共濟與齊心協力的區別如下: 1. 語體風格不同。“和衷共濟”多用于書面語,“同心協力”多用于口語。 2. “和衷共濟”多用于關系全局安危的大事上,“同心協力”有進也用于一般的事情上 3. “和衷共濟”一般用于肯定的說法,“同心協力”可以用于否定的說法。 【成語】: 和衷共濟 【拼音】: hé zhōng gòng jì 【解釋】: 衷:內心;濟:渡。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同心協力”也作“協力同心”、“合力同心”、“同心合力”、“齊心合力”。 【解釋】: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梁書·王僧辯傳》:“討逆賊于咸陽,誅叛子于云夢,同心協力,克定邦家?!?br>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戮力同心是什么意思
勠力同心, 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齊心.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迸c萬眾齊心同意。(在第六《現代漢語詞典》中的寫法為“勠力同心” )例如: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才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戮力同心什么意思?
戮力同心的意思是齊心合力,形容團結一致,面對困難。
戮力同心
【拼音】:[ lù lì tóng xīn ]?
【解釋】:戮力:并力;同心:齊心。齊心合力。
【出自】:《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圣,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br>【示例】:以為足下當~,匡翼漢室,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 ◎《三國志·魏志·袁術傳》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團結一致
【近義詞】:萬眾一心?齊心合力?同心同德?齊心協力??
【反義詞】:眾叛親離?分化瓦解?四分五裂?各行其是 ? ?
擴展資料
近反義詞分析:
一、萬眾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1.?【解釋】: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
2.?【出自】:《后漢書·朱擕傳》:“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
3.?【示例】:~,同聲呼吁,力抗漢奸,喚醒政府。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0八回
二、齊心協力 [ qí xīn xié lì ]?
1.?【解釋】: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2.?【出自】:《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圣,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br>3.?【示例】:往后咱們~,一塊打反動派! ◎馮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三、眾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1.?【解釋】: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墻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2.?【出自】:《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br>3.?【示例】:段祺瑞既得國務員同情,便以為~,正可一戰。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八回
四、眾叛親離 [ zhòng pàn qīn lí ]?
1.?【解釋】: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2.?【出自】:《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同心戮力”擴展:
近義詞:齊心合力、同心協力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ㄌㄨˋ ㄌ一ˋ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英文翻譯:rally about <unite all efforts for common purpose>
成語出處:晉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太后新攝政,政之巨細,多委陳蕃、竇武,同心戮力,以獎王室?!?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造句: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二章:“望爾等少年英俊,各展高才,同心戮力,匡扶社稷。”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TXLL
成語用法:同心戮力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齊心合力。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解釋:指齊心合力。
成語讀音:tóng xīn lù lì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