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通外()”「中通外直」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中通外直”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意思、中通外直中 中通是什么意思,外直是什么意思?、等
目錄索引:
1:成語“中通外直”的詞條資料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意思
5:中通外直中 中通是什么意思,外直是什么意思?
成語“中通外直”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ZTWZ
成語注音:ㄓㄨㄥ ㄊㄨㄥ ㄨㄞˋ ㄓ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zfbfc.com
成語解釋:蓮的莖中心有孔可通上下,其外正直,不彎不曲。比喻人的心胸寬廣,行為端正
成語用法:中通外直作定語;用于比喻句。
成語“中通外直”的擴展資料
1.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意思為:(蓮)它內心通達而外形剛直,不像藤蔓四處蔓延,也不像枝干四處縱橫。這是周敦頤的《愛蓮說》中的著名詩句。請,謝謝支持!
公益成語:www.zfbfc.com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文:(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
1、出處: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2、周敦頤(1017-1073年),字茂叔,晚號濂溪先生,少時喜愛讀書,志趣高遠,博學力行,后研究《易經》,在親友之助下,謀了些小官,不久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創辦了濂溪書院,開始設堂講學。周敦頤是中國理學的開山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學術地位也不顯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顥、程頤成名,他的才識才被認可,經過后來朱熹的推崇,學術地位最終確定,被人稱為程朱理學的開山祖。
3、作品原文: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作品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τ冢┚栈ǖ南矏?,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摘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意思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出自《愛蓮說》。
解釋:(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
全文:
《愛蓮說》
朝代:宋代
作者: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盛愛 一作:甚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www.zfbfc.com
4. 中通外直中 中通是什么意思,外直是什么意思?
中通外直的意思是:(蓮花)的莖內中空,外部筆直。中通是說蓮花莖里面是空的。外直是說莖的外部是筆直的。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