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池”的成語「金城湯池」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金城湯池”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誰知道蘭州金城的來歷?、號稱金城湯池的沈陽重地,緣何被努爾哈赤輕易拿下?、蘭州為什么叫金城、“湯池”一詞的來歷?、中國的金城是哪里?、金城湯池的讀音、金城是指哪個城市?金城在什么地方蘭州為什么叫金城?等
目錄索引:
1:成語“金城湯池”的詞條資料
2:誰知道蘭州金城的來歷?
3:號稱金城湯池的沈陽重地,緣何被努爾哈赤輕易拿下?
4:蘭州為什么叫金城
5:“湯池”一詞的來歷?
6:中國的金城是哪里?
7:金城湯池的讀音
8:金城是指哪個城市?
成語“金城湯池”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JCTC
成語注音:ㄐ一ㄣ ㄔㄥˊ ㄊㄤ ㄔ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銅墻鐵壁、固若金湯
讀音糾正:池,不能讀作“yě”。
錯字糾正:城,不能寫作“誠”。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蒯通傳》:“邊地之城,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成語解釋:城:城墻;池:護城河;湯:熱水。金屬鑄造的城墻;沸騰的護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堅固。
成語用法:金城湯池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比喻根據牢固,無懈可擊。
成語造句:有你這樣的好弟兄,好幫手,仙霞就是金城湯池,滿州人插上翅膀也過不來!(華而實《漢衣冠》三)
英文翻譯:strongly fortified city
日文翻譯:金城湯池(きんじょうとうち),金城鉄壁(てっぺき)
成語故事:秦末陳勝起義軍沖擊秦王朝的統治,陳勝的部將武臣率軍攻打越地范陽,蒯通去拜會并勸說范陽縣令徐公,徐公放棄守城。蒯通就去拜會武臣,勸武臣妥善安置徐公,這樣別的負隅頑抗的金城湯池的守備也會投降,武臣同意他的意見
成語“金城湯池”的擴展資料
1. 誰知道蘭州金城的來歷?金城的說法最早見于漢代。公元前121年,原來的榆中縣(縣治在今城關區東港鎮)被重新劃分為榆中縣、金城縣和勇士縣。金城縣縣治在今西固區西固城附近。金城的來歷有三:一、筑城時挖出了金子。二、取自“金城湯池”之意。三、蘭州在都城長安以西,而“金”在五行中代表西方。來源:《蘭州史話》19-21頁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2. 號稱金城湯池的沈陽重地,緣何被努爾哈赤輕易拿下?
因為當時朝廷內部斗爭不斷。才使努爾哈赤找到沈陽重地的弱點,從而輕易的攻下
摘自公益成語網:www.zfbfc.com
3. 蘭州為什么叫金城
霍去病派人筑金城
蘭州境內最早設立的行政建制是榆中縣,其次是西漢金城縣。漢金城縣設于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這一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過黃河,千里奔河西走廊的匈奴,實現了“斷匈奴右臂”的戰略目標。
霍去病出擊匈奴后返回的路上,派大行李息(大行為禮賓官,漢初稱之為典客)在黃河南岸今西固城一帶修筑城堡,設置了金城縣(位置在今天蘭州西固區陳官營一帶)。金城縣是從榆中縣分出的,西漢中央政府將原榆中縣分為勇士縣和金城兩縣,勇士縣縣治在今定西口一帶,金城縣縣治則在蘭州市西固城附近。這是金城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據記載,自1956年至1987年在西固發掘了30多座漢墓,僅從深溝橋至河口一帶,發掘出漢墓或漢墓群達9處之多,其中西固川南部和靠南山腳下就有8處。這符合漢代墓葬區設在城外不遠處的規律,可作為漢金城縣在今西固城附近的旁證。
“金城”有三種說法
關于金城的來歷,有多種說法。有人曾經總結過,大概有三種:其一,掘地得金之說,傳說當初人們“筑城時掘地得金”故有金城之說;其二,地勢險要之說,金城自古為戰略要地,是通往河西走廊和青海的咽喉,由于這里一面為河,一面為山,地勢險要,人們由地勢險要固若金湯之意而取名“金城”;其三,蘭州在京城長安的西面,從五行方位來說,西方金,所以命名金城。
漢金城縣軍事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把控制黃河渡口的鐵鎖。從這里渡過黃河后,西北取道永登可達河西走廊,直抵西域;西南沿湟水而上,可抵青藏高原;南面越南山,可達今臨夏州和臨洮及關中地區。
隨著形勢的發展,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設金城郡,郡治允吾(今青海民和)。金城郡由天水、隴西、張掖三郡分別取兩個縣組成,涼州刺史部管轄。
西域咽喉金城關
金城關是西北最有名的關城之一。有記載說它建于漢代,而《元和郡縣圖志》則說它是在隋開皇十八年由金城津改建而成。家認為,金城津初時關址在今西固沙井驛大橋附近,至北周武帝時,移至今蘭州市黃河北岸中山鐵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西山腰處,一直使用到上個世紀中葉。
“倚巖百丈峙雄關,西域咽喉在此間。”金城關北倚高山,南臨大河是溝通中原和西域的要道。山與河之間,僅容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4. “湯池”一詞的來歷?
【湯池】參見武備部·其他“金湯固”。唐杜甫《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湯池雖險固,遼海尚填淤。” 【金湯固】《漢書·蒯通傳》:蒯通勸說范陽令徐公降陳涉部將武臣,說:“通且見武信君(武臣)而說之,曰:……(范陽令)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君不利,則邊地之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降而身死’,必將嬰(環繞)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為君計者,莫若以黃屋朱輪迎范陽令,使馳騖于燕趙之郊,則邊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下而身富貴’,必相率而降,猶如阪上走丸也。”O喻防守堅固。唐沈全期《初冬從幸漢故青門應制》:“何必金湯固,無為道德藩。”另參見地理部·水流“湯池”、地理部·城建“金湯”。
摘自公益成語網:www.zfbfc.com
5. 中國的金城是哪里?
蘭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里筑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說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
公益成語網:www.zfbfc.com
6. 金城湯池的讀音
金城湯池拼音: [jīn chéng tāng chí]
www.zfbfc.com
7. 金城是指哪個城市?
蘭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里筑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說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兩漢、魏晉時在此設置金城縣。十六國前涼時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于史冊。后來雖然州、郡數次易名,但蘭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來,相沿至今。
來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8. 金城在什么地方
蘭州別稱·地名 蘭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里筑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說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兩漢、魏晉時在此設置金城縣。十六國前涼時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于史冊。后來雖然州、郡數次易名,但蘭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來,相沿至今。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蘭州一帶隴西郡地。 西漢初,依秦建制,蘭州仍為隴西郡轄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軍西征匈奴,在蘭州西設令居塞駐軍,為漢開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蘭州始置金城縣,天水郡管轄。 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趙充國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漢在金城郡的統治得到加強,先后又新置七縣。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隴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義,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遷至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十二年后又遷回允吾。東漢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從此,金城郡治由允吾遷至榆中(今榆中縣城西)。 西晉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晉末年,前涼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的枝陽、令居二縣,又與新立的永登縣(在今蘭州市紅古區窯街附近)三縣合置廣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遷至金城,從此金城郡治與縣治同駐一城。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為蘭州,置總管府。因城南有皋蘭山,故名蘭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縣為金城縣,復改蘭州為金城郡,領金城、狄道二縣,郡治金城。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舉起兵反隋,稱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遷都于天水,后為唐所滅。 唐統一中國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復置蘭州。八年置都督府。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又改為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復改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為蘭州,州治五泉,管轄五泉,廣武二縣。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蘭州被吐藩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人張義潮起義,收復隴右十一州地,蘭州又歸唐。然而此時的唐朝已經衰落,無力西顧。不久就被黨項族占據。 清初依明建制,蘭州隸臨洮府,衛陜西都指揮使司。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衛歸州內容來自www.zfbfc.com
9. 蘭州為什么叫金城?
蘭州是黃河上游的一座古城。說是古城,那只是史書的記載,古渡關城并無多少留存。不過,有了穿城而過的黃河,蘭州的文明史就可以追溯到很遠——
遠在新石器時代,黃河及其支流大通河。莊浪河、溪水和苑川河兩岸的階地上,就有蘭州的先民們生息、繁衍,創造了黃河上游輝煌的馬家窯文化,將絢麗多彩的彩陶藝術推向了巔峰。這里也是中國青銅的發源地。在5000年前的東鄉林家遺址中,曾出土了全國最早的鋼刀,而在永登的蔣家坪遺址中出土的鋼刀,也已有4300多年的歷史。
自夏、商、周至春秋時期,蘭州古雍州之氏羌牧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西征,正式將蘭州地區納入秦的圖,成為秦國隴西郡的地。蘭州真正建城,并成為西北軍事重鎮的歷史則始自西漢時期。
據(史記)記載,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瞟騎將軍霍去病奉命“將萬騎,出隴西”,在河口西南側北渡黃河,西征河西匈奴。是年,在凱旋歸途中,于西固北側南渡黃河,并命其禮賓官李息主持,在今西團區黃河南岸修筑了蘭州歷史上第一座城堡,取名“金城”,意寓“言城之堅,如金鑄成”,希翼其“固若金湯,堅不可摧”。也有人說,因當年筑城時挖出了金子而名之;或日該城位于京城長安(今西安)之西,當以五行中“金”字命名,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不過,(韓非子?用人)中載有“不謹蕭墻之患,而固金城于遠境”一語,極言城池之永固,成為今天正確理解“金城”一詞含義的一把鑰匙。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sl年),西漢政府以“邊塞闊遠”,“羌番為敵”之故,從漢武帝時設立的天水。隴西、張掖三郡中各取二縣,以允吾(音鉛牙,今青海民和縣東下川口一帶)為郡置,始設了金城郡,轄13縣。其中6縣在今蘭州市境內。
自此至隋初的六七百年間,金城郡置隨西北少數民族的侵擾和行政區域的分合,先后遷至襄武(今隴西)、允吾、榆中、西固城等地,后又遷至榆中縣的苑川和子城,轄地也時有變更。此間,在公元265年,鮮卑貴族乞伏國仁建立了西秦政,定都于金城(今蘭州市榆中縣境內)。
蘭州作為中國這一陸都古城的州名,始于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廢郡置州后設立的蘭州總管府,因市南有巍峨挺拔的皋蘭山而名之“蘭州”。皋蘭山高2129.6米,是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當時黃河從山北腳下流過。(資治通鑒)記載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