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取長補短”的成語故事:
成語“取長補短”詞條資料:
錯字糾正:短,不能寫作“矮”。成語出處:《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眱热輥碜怨娉烧Z:gyjslw.com
日文翻譯:長短(ちょうたん)相補(あいおぎな)う
成語歇后語:長衫子改夾襖;瞎子背跛子
造句:外來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必須互相取長補短,才能有進步。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
英文翻譯:mutually to make up their deficiencies
反義詞:故步自封
成語讀音:qǔ cháng bǔ duǎn
成語謎語:截了大褂補短褲
繁體成語:取長補短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其他翻譯:<德>anderer Leute Vorzüge übernehmen,um die eigenen Mǎngel auszugleichen
讀音糾正:長,不能讀作“zhǎnɡ”。
成語解釋: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成語辨析:取長補短和“揚長避短”;都含有“取長處;避短處”的意思。但取長補短偏重在“補”;指用長處彌補短處;強調“吸取別人的長處”的意思;“揚長避短”偏重在“避”;指避免短處;對“長處”還有“發揚”的意思。
成語用法:取長補短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簡拼:QCBD
俄文翻譯:учиться друг у друга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近義詞:揚長避短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注音:ㄑㄨˇ ㄔㄤˊ ㄅㄨˇ ㄉㄨㄢˇ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