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逞之徒”的故事
“不逞之徒”的成語故事:
成語“不逞之徒”詞條資料:
成語解釋: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貶義)。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英文翻譯:the unruly
成語用法:不逞之徒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犯罪分子或存心搗亂的人。
造句:如有不逞之徒假托民軍,借端擾害治安,即為人民公敵。(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十八回)
其他翻譯:<法>hors-la-loi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BCZT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注音:ㄅㄨˋ ㄔㄥˇ ㄓ ㄊㄨˊ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近義詞:不法之徒
成語讀音:bù chěng zhī tú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