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kyqea"><input id="kyqea"></input></fieldset><tfoot id="kyqea"></tfoot>
    <strike id="kyqea"></strike>
  • <strike id="kyqea"></strike>
  • 有“易”字的成語「化民易俗」

    2022年08月06日成語大全145

    成語“化民易俗”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huà mín yì sú
    成語簡拼:HMYS
    成語注音:ㄏㄨㄚˋ ㄇ一ㄣˊ 一ˋ ㄙㄨ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西漢·戴圣《禮記·學記》:“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而遠者懷之。”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教化百姓,改變風俗。
    成語用法:化民易俗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化民易俗”的擴展資料

    1. 形容風俗的成語
    關于風俗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百里異習】:異:不一樣;習:風俗習慣。相隔百里遠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被發(fā)文身】:被發(fā):散發(fā);文身:身上刺花紋。原指古代吳越一代的風俗。后也用以泛指未開化地帶的風俗。
    【比戶可封】: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風俗淳美。
    【比屋而封】: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稱風俗淳美。
    【采風問俗】:采集歌謠,訪問風俗。
    【斷發(fā)文身】:剪短頭發(fā),身上刺著花紋。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風俗。
    【斷發(fā)紋身】:剪短頭發(fā),身上刺著花紋。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風俗。同“斷發(fā)文身”。
    【敦世厲俗】:敦:促成;厲:激勵。促使社會風俗純樸起來。
    【方土異同】:方土:指各地地形、物產、風俗、人情。各地地形、物產、風俗、人情的不同。
    【肥冬瘦年】:南宋吳地風俗多重冬至而略歲節(jié),冬至時家家互送節(jié)物,有“肥冬瘦年”之諺。見宋無名氏《豹隱紀談》、宋范成大《吳郡志·風俗》。
    【風通道會】:風:風俗,風氣;通:通“同”,共同;會:共同。指風俗人情有共同之處。
    【風土人情】:風土:山川風俗、氣候等的總稱;人情:人的性情、習慣。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俗、禮節(jié)、習慣的總稱。
    【俯仰隨俗】:俯仰:低頭,抬頭,指一舉一動。舉止言談隨和著社會的風俗習慣。
    【改俗遷風】:遷:改。改變風俗習氣。
    【廣袖高髻】:寬大的衣袖,高聳的發(fā)髻。用以形容風俗奢蕩。
    【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風俗習慣。教育感化民眾,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風俗習慣。
    【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變風俗。
    【毀風敗俗】:敗壞良好的風俗。同“傷風敗俗”。
    【極重不反】:指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弊端或某種局面難以改變。用于消極方面。同“極重難返”。
    【極重難返】:猶積重難返。指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弊端或某種局面難以改變。用于消極方面。
    【接三換九】:舊時風俗,新嫁娘到夫家后,三朝要接回娘家一次,九朝要互送禮物,探望一次。
    【絕國殊俗】:不同國家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流風遺韻】:流風:遺風。前代流傳下來的風俗韻事。
    【六合同風】: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泛指天下。古指天下各處的風俗教化完全一樣。
    【民情土俗】:一地的人情世故,風俗習慣。
    【披發(fā)文身】:古代吳越一帶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風俗。頭發(fā)披散,身刺花紋。
    【奇風異俗】:奇特的習慣和風俗。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說服”是否確有shuì fú的讀音
    “說服”沒有shuì fú的讀音。
    《辭海》、《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都將“說(shuō)服”釋為“用理由充分的話使對方心服”,將“說(shuì)”釋為“用話勸說別人,使他聽從自己的意見”,這幾部詞典在“說(shuì)”后所列的詞條中均沒有“說服”一詞。
    說服,讀作shuō fú時,意思是指心悅誠服;用理由充分的話開導對方,使之心服。引證于現代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對于錯誤的意見,不是壓服,而是說服,以理服人。”?
    擴展資料:
    一、說字解析:
    1、用話來表達意思:說話。說明。演說。解說。說客。說服。
    2、介紹:說合(a.從中介紹;b.商議;c.說和。“合”均讀輕聲)。說媒。
    3、言論,主張:學說。著書立說。
    4、責備:數說。
    5、文體的一種,如韓愈的《師說》。
    二、說服的相關技巧:
    1、以心換心
    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分析問題,能給他人一種為他著想的感覺,這種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極強的說服力。要做到這一點,“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而后方能從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
    2、以弱克強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如果想說服比較強大的對手時,采用這種爭取同情的技巧,從而以弱克強,達到目的。
    3、尋求一致
    習慣于頑固拒絕他人說服的人,經常都處于“不”的心理組織狀態(tài)之中,所以自然而然地會呈現僵硬的表情和姿勢。對付這種人,如果一開始就提出問題,絕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
    所以,得努力尋找與對方一致的地方,先讓對方贊同遠離主題的意見,而后再想法將主意引入話題,而最終求得對方的同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說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說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說服”到底 讀作 shuō fú 還是 shuì fú
    “說服”這詞的正音一直是shuōfú,從來沒改過,提醒一下某些造謠傳謠的,別把你們對“字典”的錯誤使用拿來當憑據,“字典”不是“詞典”,我國任何一本正規(guī)“字典”都不會門去給“說服”這個“詞”注音。shuìfú這個以訛傳訛的所謂“以前”讀法,他們所謂的“以前”,剛炒起來的時候眾口一詞說是2016年“以前”;后來有人貼出了《現代漢語詞典》四、五、六,就改口說是本世紀“以前”;再后來更早的圖也有了,又說是改開“以前”、解放“以前”;待到民國正(非臺)的《國語辭典》被證實是shuōfú后,直接改大清國滅亡“以前”了……然而真正古書上這倆字湊一塊兒時得念yuèfú。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化民易俗 近者悅服 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
    才能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周圍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會來歸順他, 這就是大學教人的宗旨。
    一、譯文
    古代設學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五百家的’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萬二千五百家的一’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太學。
    〔太學〕每年招收學生入學,每隔一年對學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學生斷句分章、弄清經文旨意的能力,第三年考查學生是否心學習和親近同學,第五年考查學生是否廣泛學習和親近老師,第七年考查學生討論學業(yè)是非和識別朋友的能力,〔這一階段學習合格〕叫“小成”。
    第九年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思想觀點堅定不移,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達到這一階段的學習標準〕叫做“大成”。唯其這樣,才能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周圍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會來歸順他, 這就是大學教人的宗旨。
    古書上說:“〔求學的人〕應效法小螞蟻銜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
    二、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三、出處
    《禮記·學記》
    擴展資料
    一、創(chuàng)作背景
    《禮記》,相傳西漢梁國人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是戰(zhàn)國以后及西漢時期社會的變動,包括社會制度、禮儀制度和人們觀念的繼承和變化,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記》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
    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后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二、作品賞析
    看了這段文學,很容易讓我們想起毛澤東在《實踐論》當中說的一段話:“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個梨子,親口吃一吃。”從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點:非常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于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好的。
    進行實踐必須抱著現實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清醒冷靜的態(tài)度面對現實,是一就是一,絕不說是二。即使錯了,也要敢于承認,使言行合一,理論和實際聯系在一起,反對空頭理論。這樣就有了“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這種自然而然的結論。
    學習本身是一種實踐活動,當然必須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來對待,而不能摻雜使假或者驕傲浮躁。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另一方面,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輔相成。這樣來看問題,同樣也是現實的和實際的。
    三、作者簡介
    戴圣,字次君,西漢官員、學者、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chuàng)者,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qū))人。?
    生卒年不詳,世稱小戴,與叔父戴德同學《禮》于后蒼,宣帝時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任九江太守,今本《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禮記》傳為圣編。《漢書》成書于漢建初七年(公元80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雖有嘉肴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古代有哪些詞或字代表著改變的意思
    NO.1、革風易俗:改變風氣和習俗。
    NO.2、反眼不識:反:翻轉。翻臉不認人。形容改變態(tài)度,對人冷漠無情。
    NO.3、星移斗轉:斗:北斗星。星斗變動位置。指季節(jié)或時間的變化。
    NO.4、革面洗心: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改過,重新做人。
    NO.5、日異月更:日日不同,月月改變。形容變化快。
    NO.6、改弦易調:猶改張易調。比喻改變方針、做法或態(tài)度。
    NO.7、岸谷之變:比喻政治上的重大變化。
    NO.8、改步改玉:步:古代祭祀時祭者與尸相距的步數,以地位排列。改變步數,改換玉飾。指死者身份改變,安葬禮數也應變更。
    NO.9、滄桑之變:滄海變桑田的變化。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NO.10、改換門閭:閭:里巷的門。改變門第出身,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
    NO.11、不改其樂:不改變自有的快樂。指處于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
    NO.12、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變風俗。
    NO.13、換斗移星:改變星斗的位置。比喻手段高超,神通廣大。
    NO.14、滄桑陵谷:陵:山陵;谷:山谷。丘陵變山谷,山谷變丘陵。比喻世事巨變遷。
    NO.15、稟性難移:本性難以改變。
    NO.16、滄海桑田: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NO.17、堅守不渝:守約章或諾言,決不改變。
    NO.18、改行為善:改變不良行為,誠心向善。
    NO.19、斗轉星移:星斗變動位置。指季節(jié)或時間的變化。
    NO.20、時過境遷:遷:變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fā)生變化。
    NO.21、革舊維新:革:廢除;維新:反對舊的,提倡新的。指政治上的改良。改變舊的,提倡新的。
    NO.22、改頭換尾:指改變原來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變動,而實質內容不變。
    NO.23、堅持不渝:渝:改變。堅守約章或諾言,決不改變。
    NO.24、積重難返:重:程度深;返:回轉。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
    NO.25、改弦易轍:轍:車輪軋過的痕跡。琴換弦,車改道。比喻改變原來的方向、計劃、辦法等。
    NO.26、面目全非:非:不相似。樣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變得不成樣子。
    NO.27、改往修來:指改變以往的錯誤,修治來日的善行。
    NO.28、風云變態(tài):變態(tài):改變常態(tài)。風云改變常態(tài)。形容詩文變化多姿。
    NO.29、物換星移:物換:景物變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變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動了。比喻時間的變化。
    NO.30、堅貞不渝:堅守節(jié)操,決不改變。
    NO.31、氣象一新:形容出現嶄新的面貌,顯得很光彩。
    NO.32、換日偷天: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真相,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
    NO.33、革圖易慮:改變計謀策略。
    NO.34、戴笠乘車: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NO.35、梗頑不化:指十分頑固,無法感化。
    NO.36、回天轉地:猶言旋轉乾坤。比喻改變君王的情緒或態(tài)度。
    NO.37、改曲易調:比喻改變策略或做法。
    NO.38、東海揚塵:大海變陸地,揚起灰塵。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NO.39、革故鼎新: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NO.40、乘車戴笠:乘:坐,駕;笠:斗笠。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NO.41、改朝換代:舊的朝代為新的朝代所代替。
    NO.42、改操易節(jié):改、易:改變。改變原來的操行和志向。
    NO.43、遁名改作:竄改物名,改變作品。
    NO.44、不可移易:易:變換。不能動搖、改變。
    NO.45、改天換地:徹底改變原來的面貌。指改造社會,改造自然。
    NO.46、不易之論:易:改變。不可更改的言論。形容論斷或意見非常正確。
    NO.47、沉痼自若:沉痼:積久難治的疾病。比喻積久難改的習俗或嗜好沒有改變。
    NO.48、煥然一新:煥然:鮮明光亮的樣子。改變舊面貌,出現嶄新的氣象。
    NO.49、突飛猛進:突、猛:形容急速。形容進步和發(fā)展特別迅速。
    NO.50、大而化之: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NO.51、改張易調:更換琴弦,變換聲調。比喻改變方針、做法或態(tài)度。
    NO.52、蹈常故:蹈:踩,引伸為遵循;常:常規(guī),老規(guī)矩;:沿;故:老辦法。因循守舊,照老規(guī)矩辦事。
    NO.53、一日千里:原形容馬跑得很快。后比喻進展極快。
    NO.54、變心易慮:改變思想;改變打算。
    NO.55、改頭換面:原指人的容貌發(fā)生了改變。現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內容實質不變。
    NO.56、改名換姓:改換了原來的姓名。
    NO.57、渤澥桑田:渤澥,渤海的古稱。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猶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NO.58、變貪厲薄:指改變、勸勉貪圖財利、行為輕薄的人使之廉潔忠厚。
    NO.59、面貌一新:樣子完全改變,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NO.60、斗轉參橫:北斗轉向,參星打橫。指天快亮的時候。
    NO.61、改梁換柱: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變事物的內容或事情的性質。
    NO.62、改行自新:改變行為,重新做人。
    NO.63、怙頑不悛:猶言頑固不化。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NO.64、更弦易轍:比喻改變方法或態(tài)度。
    NO.65、時移俗易:移:變動;易:改換。時代變了,社會風氣也變了。
    NO.66、改轍易途:改變行車軌道,另走一條路。比喻改變方向、目標或做法。
    NO.67、蹈前人:蹈:因,沿用。因前人,缺乏創(chuàng)新。
    NO.68、回心轉意:心、意:心思;回、轉:掉轉。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tài)度。
    NO.69、幡然改途: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徹底;途:途徑。指迅速地完全改變原來的道路。
    NO.70、白云蒼狗:蒼: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NO.71、風馳電掣:馳:奔跑;掣:閃過。形容非常迅速,像風吹電閃一樣。
    NO.72、革心易行:指改正錯誤思想,改變錯誤行為。
    NO.73、大節(jié)不奪:大節(jié):臨難不茍的節(jié)操;奪:喪失。指面臨生死關頭,仍不改變其原來志向。
    NO.74、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一。
    NO.75、事過境遷:境:境況;遷:改變。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
    NO.76、改換頭面:比喻改變身份。
    NO.77、改換門楣:門楣:門框上的橫木。改變門第出身,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
    NO.78、逐日追風:逐日:追逐太陽;追風:追趕風。形容馬跑得極快。
    NO.79、伐毛換髓:削去舊的毛發(fā),換去舊的骨髓。比喻徹底改變原來的面貌。
    NO.80、改容易貌:改、易:改變;容、貌:神色、相貌。變了神色或模樣。
    NO.81、車笠之盟:笠:斗笠。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NO.82、燦然一新:燦然:耀眼的光彩。耀眼的光彩,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
    NO.83、改俗遷風:遷:改。改變風俗習氣。
    NO.84、不磷不緇: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
    NO.85、朝令夕改:早晨發(fā)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一會兒一個樣。
    NO.86、日新月異:新:更新;異: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fā)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NO.87、漂泊不定:比喻無定所或職業(yè),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
    NO.88、水流花落:①比喻飄泊不定或蹤跡無常。②比喻時過境遷。
    NO.89、堅定不移:移:改變,變動。穩(wěn)定堅強,毫不動搖。
    NO.90、改政移風:改變風氣習俗。
    NO.91、固執(zhí)己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NO.92、柴天改物:指改朝換代。改物,改變前朝的文物制度。
    NO.93、痛自創(chuàng)艾:指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NO.94、耳習目染: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NO.95、改口沓舌:重新轉動舌頭,改變原來的說法。
    NO.96、耳濡目染: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NO.97、變顏變色:因內心驚、懼、急、怒而改變面色。
    NO.98、變俗易教:改變原有的習俗和教化。
    NO.99、乘風轉舵:比喻順隨情勢改變態(tài)度。
    NO.100、耳濡目及:濡:沾濕。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NO.101、耳目一新:耳目:指見聞。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
    NO.102、改轅易轍:轅:車轅;轍:車走過的痕跡,借指道路。改變車轅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變原來的態(tài)度和做法。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關于風俗的詞語
    關于風俗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百里異習】:異:不一樣;習:風俗習慣。相隔百里遠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被發(fā)文身】:被發(fā):散發(fā);文身:身上刺花紋。原指古代吳越一代的風俗。后也用以泛指未開化地帶的風俗。
    【比戶可封】: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風俗淳美。
    【比屋而封】: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稱風俗淳美。
    【采風問俗】:采集歌謠,訪問風俗。
    【斷發(fā)文身】:剪短頭發(fā),身上刺著花紋。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風俗。
    【斷發(fā)紋身】:剪短頭發(fā),身上刺著花紋。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風俗。同“斷發(fā)文身”。
    【敦世厲俗】:敦:促成;厲:激勵。促使社會風俗純樸起來。
    【方土異同】:方土:指各地地形、物產、風俗、人情。各地地形、物產、風俗、人情的不同。
    【肥冬瘦年】:南宋吳地風俗多重冬至而略歲節(jié),冬至時家家互送節(jié)物,有“肥冬瘦年”之諺。見宋無名氏《豹隱紀談》、宋范成大《吳郡志·風俗》。
    【風通道會】:風:風俗,風氣;通:通“同”,共同;會:共同。指風俗人情有共同之處。
    【風土人情】:風土:山川風俗、氣候等的總稱;人情:人的性情、習慣。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和風俗、禮節(jié)、習慣的總稱。
    【俯仰隨俗】:俯仰:低頭,抬頭,指一舉一動。舉止言談隨和著社會的風俗習慣。
    【改俗遷風】:遷:改。改變風俗習氣。
    【廣袖高髻】:寬大的衣袖,高聳的發(fā)髻。用以形容風俗奢蕩。
    【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風俗習慣。教育感化民眾,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風俗習慣。
    【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變風俗。
    【毀風敗俗】:敗壞良好的風俗。同“傷風敗俗”。
    望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學,( );教,(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zfbfc.com/post/996.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精品国产婷婷久久久|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导航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国产日韩一区在线精品欧美玲| 亚洲精品456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日韩三级精品|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