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一刻成語的近義詞、反義詞、意思、出處
成語“一時一刻”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yī shí yī kè成語簡拼:YSYK
成語注音:一 ㄕˊ 一 ㄎㄜ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一時半刻
反義詞:長年累月
成語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可憐今日我無錢,一時一刻如長年。”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成語用法:一時一刻作主語、賓語;指短暫的時間。
成語造句: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7回:“一到大來,或是求名,或者覓利,將一個身子,弄得忙忙碌碌,那里去偷得一時一刻的閑?”
其他翻譯:<法>à aucun moment
成語“一時一刻”的擴展資料
1. 一時半刻是多少時間意思是:指很短的時間。
一、一時半刻的拼音:
yī shí bàn kè?
二、一時半刻的出處:
出自: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貨郎兒》套曲:“纔離了一時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白話釋義:
剛離開了一個半時辰,就好像經歷了大暑和霜降。
擴展資料:
一時半刻的近義詞:一時半晌
一時半晌的拼音:
yī shí bàn shǎng?
一時半晌的出處: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人生死則在一時半晌。你叫我斷了金波綠釀,卻不等閑的虛度時光。”
白話釋義:
人的生死就在一時半響。你叫我斷了酒,就等于是虛度了時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一時半刻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古代的“一刻”是多少分鐘?
1、一刻意思是指15分鐘;亦指一會兒,片刻。
2、一晝夜分為一百刻,一刻即為14.4分鐘,至 清 初定為九十六刻,一刻即為15分鐘。今用鐘表計時,一刻亦即15分鐘。
擴展資料
詳細解釋:
1、釋義:(1).表示時間。古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一刻即為14.4分鐘,至 清 初定為九十六刻,一刻即為15分鐘。今用鐘表計時,一刻亦即15分鐘。
2、【出處】:《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夜漏未盡一刻,以火發書。”
3、【示例】: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中:“及期,帝候日於庭,謂 淳風 曰:‘吾放汝與妻子別。’對以尚早一刻,指表影曰:‘至此蝕矣。’如言而蝕,不差毫發。”?老舍?《離婚》十:“兩位小天使在東屋玩了有一刻來鐘。”
4、釋義:(2).指短暫的時間,猶片刻
5、【出處】:唐?白居易?《短歌行》:“曈曈太陽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6、【示例】:清?鄭燮?《揚州》詩:“繁華一刻人偏戀,嗚咽千年水不流。”?茅盾?《子夜》十:“ 杜竹齋 的臉色卻一刻比一刻蒼白。”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一刻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一時一刻等于多少時多少分多少時半
1時1刻=1時15分;表示時刻是指夜間1點15分;表示時間是指1小時零15分鐘。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俗話說,一時三刻 這個一時三刻到底是?一刻時間是...
百度解釋說一時三刻是指很短的時間,這個解釋是錯誤的,形容時間很短的那個詞叫做“一時半刻”是跟“一時三刻”很容易混淆的詞。一時三刻應為一時半刻的訛傳,字面上解釋:一時是指一個時辰,也就是2個小時,三刻,古時一天為100刻,一刻為14.4分鐘,今為了計算方便記為15分鐘。所以一時三刻按字面解釋就是2小時45分鐘。還有種解釋,“一時”是“一時之間”的簡寫,三刻是指45分鐘,這樣“一時三刻”就翻譯為“一時之間,45分鐘之內”,意思是“才45分鐘這么點時間”。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一更二點 戌時四刻 三更一點 卯時一刻 酉時六刻 二...
一更二點為19:48;戌時四刻為19:57.6;三更一點為23:24;卯時一刻7:14;酉時六刻18:26;二更三點22:12;辰時七刻8:40;五更四點4:36。
1、古代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折合現在的兩小時。以十二地支為名,從夜間十一時起算,夜半十一時至一時是子時,夜一時至三時是丑時,子 、丑 、寅 、卯 、辰 、巳、午 、未、申、酉 、戌 、亥以此類推。
2、古代的更是按時間算的。
19:00-21:00為一更,21:00-23:00為二更,23:00-01:00為三更,01:00-03:00為四更,03:00-05:00為五更。
3、點:古代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點。一點合現代24分鐘。
4、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于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于現代的14.4分鐘。
由此可計算出上述時間。
擴展資料: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宋以后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百刻制,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復,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時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更點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古代一時是幾刻?一刻是十五分鐘么?午時三刻是幾點?
一時是現在馬上立刻的意思,一刻是十五分鐘,午時三刻是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一時是幾刻呢?
四刻,一刻為十五分鐘,見一時三刻解釋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