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沆瀣一氣”
“沆瀣一氣”的成語故事:
成語“沆瀣一氣”詞條資料: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近義詞:狼狽為奸、同流合污
成語簡拼:HXYQ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英文翻譯:collaborate in evildoing
成語解釋:沆瀣:夜間的水氣。這里指唐僖宗時;擔任主考官的崔沆;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開玩笑;將他倆的單名連起來是“沆瀣”兩字。指“沆”、“瀣”兩人連成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反義詞:志同道合、肝膽相照、精誠團結
成語出處:宋 錢易《南部新書》:“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來自gyjslw.com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錯字糾正:沆,不能寫作“沉”;氣,不能寫作“起”。
造句:皓東的敏銳活潑,和勝佛的豪邁靈警,兩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氣。(清 曾樸《孽海花》第十四回)
成語注音:ㄏㄤˋ ㄒ一ㄝˋ 一 ㄑ一ˋ
讀音糾正:沆,不能讀作“kēnɡ”或“kànɡ”。
成語讀音:hàng xiè yī qì
成語用法:沆瀣一氣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