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火燒()”「放火燒山」
成語“放火燒山”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fàng huǒ shāo shān成語簡拼:FHSS
成語注音:ㄈㄤˋ ㄏㄨㄛˇ ㄕㄠ ㄕㄢ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煽風點火
成語出處:康濯《東方紅》:“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齊占杰,前一陣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燒山呀!”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比喻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成語用法:放火燒山作謂語、賓語;指挑撥離間。
成語造句:他盡干些放火燒山的事情
成語“放火燒山”的擴展資料
1. 不小心放火燒山要判幾年根據刑法第114條規定,引發山林火災而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被判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有自首情節者,動機不是要對社會造成危害的,法定可以從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放火燒山要判幾年
判處年份要根據情況而定,分析如下:
1、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第一百一十五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3、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5、看燒的面積了,面積小,認罪態度肯定可能會被從輕判處3年以下或拘役.
6、面積大認罪態度肯定會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14條和第115條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后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后果,但并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
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本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重大損失”的標準,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律網:放火罪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放火燒山會不會判死刑
如果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照樣重判最高死刑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春秋五霸”之一;放火燒山
晉文公 姬重耳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愿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并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干糧和冷食。就有了“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后來漸漸合并。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放火燒山的有關法律問題
不是法律糾紛了,這已經觸犯了刑法了。 我國的政策是燒山不分是否于國有或者私人承包,你現在將要面臨的是民法和刑法的雙重問題。 當然如果你能進行賠償對方的話(民法范圍),可以適量的減輕刑法,還有放火的目的,動機,是否無意,或者故意,因為這關乎到了社會治安問題上來了。 我不想說好聽的安慰你,這就是事實。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無意放火燒山會被判什么刑?
1、刑法第114、115條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放火、爆炸等行為。 2、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