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梁上君子”的故事
“梁上君子”的成語故事:
東漢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陳寔(音:實)。每次別人遇到什么紛爭的時候,都會請陳寔出來主持公道,因為大家都知道陳寔是一個忠厚誠懇的大好人,每個人都很喜歡他、聽他的話!有一年陳寔的家鄉鬧饑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別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為沒有工作可以做,變成了小偷,專門去偷別人的東西! 有一天晚上,有一個小偷溜進陳寔的家,準備等陳寔睡覺以后偷東西,這個小偷不知道陳寔發現他躲在屋梁上面,不過陳寔卻假裝沒看到,安靜地坐在客廳里喝茶。過了一會兒,陳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廳,對著大家說:「你們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時間去努力,等我們老了以后再努力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就要養成努力向上的好習慣,長大以后才能對社會、家庭,還有自己有好的貢獻!當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歡享受,這些人的本性並不壞,只是他們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才會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的壞事情,你們現在把頭往上看,在我們屋梁上的這位先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聽,嚇得趕快從屋梁上爬下來,跪在陳寔的前面:「陳老爺,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請您原諒我!」陳寔不但沒有責罵小偷,還非常慈陳寔曉喻梁上君子 全文翻譯
譯文:
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間出現爭執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明白詳細地說明是非,百姓回去后沒有埋怨的。甚至有人感嘆說:“寧愿被刑罰處治,也不愿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收成不好,民眾沒有收獲,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里,躲在房梁上。
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要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于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十分驚慌,從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
陳寔慢慢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出自:南朝范曄《后漢書》
擴展資料:
《陳寔曉喻梁上君子》原文:
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嘆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歸罪。寔徐喻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
陳寔簡介:
陳寔出身寒微。幼年時,盡管在頑耍,也為兒童們所擁護。年輕時,作縣吏,曾經為縣里的一些奴仆干事,后來為都亭佐。有志好學,坐立誦讀不輟。縣令鄧邵試著和他談話,認為不是一般的小吏,讓他去太學學習。后來的縣令再召他為吏,他于是逃避隱居陽城山中。
這時有殺了人的,同縣楊吏懷疑是陳寔,縣里逮捕了他。拷打審訊,沒有事實根據,因此得以釋放出來。后來陳寔作了督郵,秘密托咐許令,用禮召見楊吏。遠近的人聽說,都驚嘆敬佩他。陳寔家貧,再作郡西門亭長,不久,調為功曹。
這時,中常侍侯覽托太守高倫用吏,高倫教令代理文學掾。陳寔知道這個人不合適,把高倫的教書之于檄,懷檄見高倫說:“這個人不宜用,然侯常侍的命令不可違抗。我請在外署官,這樣不會有損明德。”高倫聽了他的。于是輿論責怪陳寔所舉不得人,陳寔始終沒有說什摘自gyjslw.com
梁上君子是什么意思?
梁上君子,漢語成語,拼音是liáng shàng jūn zǐ,意思是指躲在梁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比喻小偷,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的人。出自《后漢書·陳寔自傳》。
《后漢書·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譯文】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當時年收成不好,民眾沒有收獲,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要自我勉勵。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于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
擴展資料
典故來源
在古代,小偷又被人稱為梁上君子,“君子”這個夸獎人的褒[bāo]義詞為什么會和小偷扯上關系呢。這和《后漢書》里記載的一則故事有關。
在東漢時,有一個叫陳寔的人,他德高望重,且十分公正,所以每次有人遇到紛爭的時候,都會請陳寔出來主持公道。有一年,陳寔的家鄉鬧饑荒,很多人都流離失所,人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有的老百姓只好跑到外地去要飯,還有的老百姓甚至被逼無奈做了小偷!
一天晚上,有一個小偷悄悄溜進陳寔的家,準備等陳寔睡覺以后偷東西。這個小偷不知道陳寔已經發現他躲在屋梁上面,不過陳寔卻假裝沒看到,安靜地坐在客廳里喝茶。
過了一會兒,陳寔把幾個兒子都叫到客廳,對他們說:“你們知道,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時間去努力,等我們老了以后再努力就來不及了。所以,你們從小就要養成努力向上的好習慣,長大以后才能對社會、家庭做出貢獻!
當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歡享受,偶爾行為也不夠檢點,但這些人的本性并不壞,只是他們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才會做出一些危害社會的事情。你們現在抬頭往上看,在我們屋梁上的這位君子,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啊。”
小偷一聽,嚇得趕快從屋梁上爬下來,跪在陳寔的前面說:“陳老爺,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請您原諒我!”陳寔不但沒有責罵小偷。
還非常慈祥地對小偷說:“我看你不像是一個壞人,摘自gyjslw.com
什么叫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是指躲在梁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比喻小偷,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的人。出自《后漢書·陳寔自傳》。[拼音] [liáng shàng jūn zǐ] 成語辨析【近義詞】道貌岸然 偷雞摸狗【反義詞】正人君子 成語出處:《后漢書·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比喻小偷。 示例:1.由于家境貧困,他做了梁上君子,這種行為是錯誤的。2.近日頗多賊,兩夜皆來入吾室。吾近護魏王葬,得數千緡,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當是不知耳。(宋·蘇軾《東坡志林·梁上君子》)
摘自gyjslw.com
“梁上君子”的由來?
一天晚上,有一小偷溜到陳寔家里,躲藏在屋梁上面,想趁機偷竊。 陳寔知道屋梁上面有人,并未喊人捉拿他,而是把子孫們叫到面前訓示:“今后每個人都應該要努力上進,勿走上邪路,做梁上君子。作壞事的人并不是生來就壞,只是平常不學好,慢慢養成了壞習慣。本來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卻變成了小人,不要學梁上君子的行為!”故事發展請上“君子論壇網” 查看
摘自gyjslw.com
文言文 梁上君子 的翻譯?
陳實,是東漢人,為人仁善厚道。有一年鬧饑荒,有一個賊晚上進入他的屋子,息在梁上等候。陳實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兒子孫子起來,嚴肅地訓斥他說:“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惡的,只是習慣了成為習性,于是就成了他這樣子。”兒子孫子說:“成了誰?”陳實指著梁上的盜賊說:“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盜賊大驚,自己跳下地,磕頭賠罪。陳實告誡他說:“看你的形貌,不像大惡之人,應該反省自己為好。”陳實看他好像很窮,于是命人給了他二匹絹。從此縣中沒有偷盜的人了。
摘自gyjslw.com
梁上君子古文翻譯
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
譯文: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爭執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沒有埋怨的。
譯文:大家感嘆說:“寧愿被刑罰處治,也不愿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成不好,民眾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里,躲在房梁上。
志乃嘆曰:’寧為刑罪所加,不為陳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譯文: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
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譯文: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于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
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
譯文:小偷大驚,從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開導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
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
譯文: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出自《后漢書·荀韓鐘陳列傳第五十二》。
擴展資料: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
基本釋義: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貶義詞。
出處:宋·蘇軾《東坡志林》:“近日頗多賊;兩夜皆來入吾室。吾近護魏王葬;得數千緡;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當是不知耳。”
譯文:最近很多賊;兩個晚上都來進入我的家。我最近護魏王葬;得到幾千緡;幾乎已經散去;這個竊賊一定是不知道罷了。
近義詞:
偷雞摸狗 :指偷竊的行為。也指不正經的勾當。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雞盜狗的勾當,幾時是了;跟隨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卻不好?”<br>摘自gyjslw.com
梁上君子什么意思呢?
梁上君子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注音:ㄌㄧㄤˊ ㄕㄤˋ ㄐㄩㄣ ㄗㄧˇ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近義詞:道貌岸然、偷雞摸狗反義詞:正人君子意思:出自《后漢書·陳寔傳》,比喻小偷,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
摘自gyjslw.com
梁上君子的翻譯
譯文:
陳寔在家鄉間,秉心公正為人表率,若有爭論是非,就到他那里求個公正判斷,他一定據理詳細說明對錯,當事雙方事后都沒有什么異議。有人甚至說:“情愿被官府懲罰,也不愿被陳先生說不是。”
當年收成不好,老百姓貧困,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嚴肅地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最終到了這樣的地步。屋梁上的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小偷非常驚恐,從房梁跳到地上,向陳寔叩頭請罪。
陳寔慢慢詳細地告訴他說:“看你的樣子,不像是個壞人,應該趕緊改掉自己的壞毛病重新做個好人。然而你干這行也是被窮困所迫。”陳寔吩咐送給他兩匹絹。從此以后全縣再沒有再偷盜的人。
原文:
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志乃嘆曰:’寧為刑罪所加,不為陳君所短。
“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
擴展資料:
人物介紹:
陳寔(shí)(104年—187年),字仲躬(案《陳寔碑》作仲弓者誤)。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長葛市古橋鄉陳故村)人 。
東漢時期官員、名士。少為縣吏都亭刺佐,后為督郵,復為郡西門亭長,四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將軍府。司空黃瓊辟選理劇,補聞喜長,宰聞喜半歲;復再遷除太丘長,故后世稱其為“陳太丘”。
與子陳紀、陳諶并著高名,時號“三君”,又與同邑鐘皓、荀淑、韓韶等以清高有德行聞名于世,合稱為“潁川四長”。
人物紀念:
1,陳寔像
陳寔像高3.6米,底座高3.2米,正面“一代廉吏陳寔”6個大字由河南省教育廳廳長蔣篤運書寫,背面陳寔簡介由永城市正縣長級領導干部祝瑛璞書寫。
2,德星亭&摘自gyjslw.com
梁上君子指什么
梁上君子 [liáng shàng jūn zǐ] 基本釋義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出 處宋·蘇軾《東坡志林》:“近日頗多賊;兩夜皆來入吾室。吾近護魏王葬;得數千緡;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當是不知耳。”
摘自gyjslw.com
成語“梁上君子”擴展:
成語讀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成語注音:ㄌ一ㄤˊ ㄕㄤˋ ㄐㄨㄣ ㄗˇ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正人君子
成語簡拼:LSJZ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解釋: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竊賊。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的、脫離實際的人。
造句: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某乙》)
成語用法:梁上君子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比喻小偷。
成語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寔傳》:“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摘自gyjslw.com
俄文翻譯:вор
成語謎語:盜賊;齊王;竹橋
英文翻譯:a thief
日文翻譯:泥棒(どろぼう),盜人(ぬすびと)
讀音糾正:上,不能讀作“shǎnɡ”。
錯字糾正:梁,不能寫作“粱”。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