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單刀赴會」形容什么意思
“單刀赴會”的成語故事:
公元215年,劉備取益州,孫權令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不答應,孫權極為惱恨,便派呂蒙率軍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蜀將當即投降。劉備得知后,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軍關羽爭奪三郡。孫權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貝,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雙方經過會談,緩和了緊張局勢。隨后,孫權與劉備商定平分荊州,“割湘水為界,于是罷軍”,孫劉聯盟因此能繼續維持。單刀赴會是什么意思
單刀赴會釋義: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后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單刀赴會_百度漢語[拼音] [dān dāo fù huì]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關云長單刀赴會》。
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簡述單刀赴會的情節 30字
魯肅為奪回荊州,設酒宴招待關羽,席間埋伏刀斧手,想脅迫關羽歸還荊州。關羽早有準備,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輕駕小舟,單刀赴會,席間,關羽借與魯肅敘舊為由,拉著魯肅不放手,實則以魯肅為人質。埋伏刀斧手見魯肅被困,未敢輕易下手。關羽安然離去,東吳依舊沒有奪回荊州。
單刀赴會:
【解釋】: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后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出自】:《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示例】:吾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看魯肅如何近我。?◎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擴展資料:
單刀赴會,原本出自三國時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荊州宴會的典故,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后常用來形容足球比賽中的單刀球,指在防守方半場內進攻球員帶球,在無任何防守方球員(守門員除外)干擾的情況下,與對方守門員一對一較量的情形。
著名足球解說員宋世雄在早年解說比賽時,將這種球稱為“單刀赴會”之球。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三國演義單刀赴會故事情節
三國演義單刀赴會故事情節如下:
赤壁之戰以后,諸葛亮三計氣死周瑜,得了荊湘九郡。其中荊洲是當時軍事要陣,為兵家必爭之地。劉備為完成三足鼎立之勢,需奪取西川以立其業,故派大將關羽鎮守要地荊洲。吳國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始終不放棄奪回荊洲的想法。
因此,設酒宴名為招待關羽,實為鴻門之宴,宴請關羽過江到東吳。席間埋伏刀斧手欲殺之,關羽久戰沙場,熟讀兵書,早知是計,便有所準備。故而,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提著寶刀,輕駕小舟,單刀赴會。席間,關羽借與魯子敬多年未見敘舊為由,拉著魯肅不放手,互相敬酒,實則以魯肅為人質 以脫身。埋伏刀斧手見魯肅被困,不敢輕易下手,關羽不僅應邀赴了宴會更挫動了吳國的銳氣,打消了孫收回荊洲的念頭,同時也歌頌了關羽勇敢的精神和過人的才智。
拓展資料
一、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后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后,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后進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三國志》評劉備的機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于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后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二、關羽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后改字云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后,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后,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單刀赴會什么意思
單刀赴會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后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出自】:《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示例】:吾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看魯肅如何近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近義詞】:大智大勇、孤軍深入【反義詞】:群策群力
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三國關羽單刀赴會原文,
瑾不得已,只得回東吳見孫,具言前事。孫大怒曰:“子瑜此去,反覆奔走,莫非皆是諸葛亮之計?”瑾曰:“非也。吾弟亦哭告玄德,方許將三郡先還。又無奈云長恃頑不肯。”孫曰:“既劉備有先還三郡之言,便可差官前去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赴任,且看如何。”
瑾曰:“主公所言極善。”乃令瑾取回老小,一面差官往三郡赴任。不一日,三郡差去官吏盡被逐回,告孫曰:“關云長不肯相容,連夜趕逐回吳,遲后者便要殺。”孫大怒,差人召魯肅責之曰:“子敬昔為劉備作保,借吾荊州;今劉備已得西川,不肯歸還,子敬豈得坐視?”
肅曰:“肅已思得一計,正欲告主公。”問:“何計?”肅曰:“今屯兵于陸口,使人請關云長赴會。若云長肯來,以善言說之;如其不從,伏下刀斧手殺之。如彼不肯來,隨即進兵與決勝負,奪取荊州便了。”孫曰:“正合吾意,可即行之。”
闞澤進曰:“不可。關云長乃世之虎將,非等閑可及。恐事不諧,反遭其害。”孫怒曰:“若如此,荊州何日可得?”便命魯肅速行此計。乃辭孫至陸口,召呂蒙、甘寧商議:設宴于陸口寨外臨江亭上,修下請書,選帳下能言快語一人為使,登舟渡江。
江口關平問了,遂引使人入荊州叩見云長,具道魯肅相邀赴會之意,呈上請書。云長看書畢,謂來人曰:“既子敬相請,我明日便來赴宴,汝可先回。”使者辭去。關平曰:“魯肅相邀,必無好意,父親何故許之?”云長笑曰:“吾豈不知耶?此是諸葛瑾回報孫說吾不肯還三郡,
故令魯肅屯兵陸口,邀我赴會,便索荊州。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平諫曰:“父親奈何以萬金之軀,親蹈虎狼之穴,恐非所以重伯父之寄托也。”云長曰:“吾于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匹馬縱橫,
如入無人之境,豈憂江東群鼠乎?”馬良亦諫曰:“魯肅雖有長者之風,但今事急,不容不生異心,將軍不可輕往。”云長曰:“昔戰國時趙人藺相如,無縛雞之力,于澠池會上,覷秦國君臣如無物,況吾曾學萬人敵者乎?既已許諾,不可失信。”良曰:“縱將軍去,亦當有準備。”
云長曰:“只教吾兒選快船十只,藏善水軍五百,于江上等候。看吾紅旗起處,便過江來。”平領命自去準備。卻說使者回報魯肅,說云長慨然應允,來日準到。肅與呂蒙商議:“此來若何?”蒙曰:“彼帶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單刀赴會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么呢?
釋義:原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荊州宴會。后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單刀赴會出自《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單刀赴會
赤壁之戰以后 諸葛亮三計氣死周瑜 得了荊湘九郡 其中荊洲是當時軍事要陣 為兵家必爭之地 劉備為完成三足鼎立之勢 需奪取西川 以立其業 故派大將關羽鎮守要地荊洲 吳國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 始終不放棄奪回荊洲的想法 因此 設酒宴名為招待關羽 實為鴻門之宴 宴請關羽過江到東吳 席間埋伏刀斧手欲殺之 關羽久戰沙場 熟讀兵書 早知是計 便有所準備 故而 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 提著寶刀 輕駕小舟 單刀赴會 席間 關羽借與魯子敬多年未見敘舊為由 拉著魯肅不放手 互相敬酒 實則以魯肅為人質 以脫身 埋伏刀斧手見魯肅被困 不敢輕易下手 關羽不僅應邀赴了宴會 更挫動了吳國的銳氣 打消了孫收回荊洲的念頭 同時也歌頌了關羽勇敢的精神和過人的才智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
魯肅少年時,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里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后來向孫推薦了魯肅。
魯肅見了孫,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
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看到了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赤壁之戰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總領三軍,立下了莫大功勞。赤壁之戰后,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使得曹操寫字的筆嚇得掉在地上。
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推薦魯肅繼任都督。瑜臨終與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茍,若以代瑜,死不朽矣!”
魯肅任都督后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于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斗爭。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也主張讓呂蒙迎敵。
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關羽,而是魯肅。
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
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
歷史上的魯肅,作戰時手不釋卷,是一代儒將。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功勞了,完全成了諸葛亮的陪襯,對這位文武全才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單刀赴會”擴展:
錯字糾正:赴,不能寫作“仆”。近義詞:大智大勇、孤軍深入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用法:單刀赴會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造句:吾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吾來日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 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注音:ㄉㄢ ㄉㄠ ㄈㄨˋ ㄏㄨㄟˋ
成語讀音:dān dāo fù huì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謎語:關羽見魯肅
成語簡拼:DDFH
反義詞:群策群力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解釋:原指三國名將關羽隨身帶一口大刀和少數隨從在東吳參加宴會。后泛指只身或僅帶少數人去參加有危險的約會。含有贊頌赴會者富有膽略的意思。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