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換酒」成語故事的俄語翻譯
“金龜換酒”的成語故事:
唐朝秘書監賀知章聽說20多歲的李白到長安,不顧自己年紀大及地位高,親自去旅店拜訪李白。李白送上詩作《蜀道難》,賀知章看后十分佩服,就請李白去酒樓吃飯,由于忘帶銀子,就把皇帝所賜的金龜佩飾送給酒店換酒來招待李白李白與賀知章金龜換酒的詩是什么?
賀知章與”八仙”之一中的李白相交最厚,留下了金龜換酒的千古佳話。據《舊唐書·文苑傳》記載: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應玄宗詔初至長安,一時未得進見,賀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賞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李白也“由是聲譽光赫”。他在《對酒憶賀監二首》的小序中也寫道:“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后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魚符以不同的材質制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并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由此可見,金龜可指龜符或龜袋,乃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身份的標志和象征。也只有狂放如知章者才能將其質酒為樂。 賀知章“金龜換酒”,后人竟紛紛模仿。李白就說:“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女俠秋瑾也高唱:“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甚豪”;清代敦誠也曾與曹雪芹質刀沽酒,其《佩刀質酒歌》序中說道:“秋曉遇雪芹于槐園,風雨淋涔,朝寒袂。時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飲之。雪芹歡甚,作長歌以謝余,余亦作此答之”。詩中開頭就是:“我聞賀鑒湖,不惜金龜擲酒壚”。足見敦誠質刀沽酒也是受了賀知章的影響。因為賀知章的知遇之恩,李白感佩一生,寫了很多懷念之作。《對酒憶賀監二首》詩曰:其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蜀道難 賀知章和李白解金龜換酒的故事
懷抱著宏偉的理想,? 天寶元年 (742), 李白來到了京城。當時的李白還沒有什么大名氣, 而賀知章不僅職務高,還是太子李亨的賓客, 很受玄宗皇帝的器重。
兩人偶然相識于長安紫極宮。其時, 賀知章年逾八十,見到同樣也具有 “仙風道骨, 可與神游八極之表”(意指李白有仙人的風度,道長的氣概,他的想象超凡脫俗,讀他的文章仿佛可以和他一起穿越時空,神游宇宙)的李白 ,一見如故,于是干脆就近找了一家酒店, 進去擺酒敘話。
賀知章很早就讀到過李白的詩, 就樂呵呵地問,年輕人,近來有沒有什么新作品給老夫欣賞欣賞?其時,李白也已經年過四十,但在賀知章眼里當然還是個小年輕。能夠得到賀老指點,求之不得,于是李白高興地拿出自己一篇詩作, 恭恭敬敬地請這位詩壇前輩過目。
這是一篇 《蜀道難》, 是李白的代表作品。賀知章 “讀未竟, 稱賞者數四” !也就是說還沒看完, 忍不住多次擊掌贊嘆。
“莫非是仙人下凡? ” 賀知章為詩里面奇特的想象、 不凡的構思震驚, 他望著李白, 大加贊嘆, 詩逢知己, 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把李白贊為 “謫仙人” ,李白后被稱為“詩仙” 就是由此而來。
在酒店里, 兩人只顧著交談, 當店小二來要酒錢時, 兩人一摸口袋, 卻發現都沒有帶錢。賀知章略一思索, 有了, 順手去解隨身佩戴的那個金龜, 要當作酒錢。
李白知道金龜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佩戴, 那是一種地位的象征!標志官員品級的東西居然換酒喝?!要是被皇帝知道了, 恐怕都得治罪!李白緊張起來, 急忙阻攔。
酒逢知己, 千杯不夠!賀知章豁達率性, 年紀也大了, 早已看淡仕途, 怎么會在意腰間的 “金龜” 呢?他仰面大笑說:“這算不了什么!今天我們一老一小有緣, 一定要喝個痛快!區區一個金龜, 何足掛齒啊! ” 毫不猶豫地解下了 “金龜” , 遞給店小二。
李白是 “詩仙” , 而賀知章人稱 “詩狂” ,雖然年齡上相差了四十二歲, 賀知章已經知名詩壇, 李白還是個小有名氣的后輩,但共同的志趣愛好、 秉性氣質, 打破了年齡的差異、 地位的界限, 成為忘年交。這就是 “金龜換酒” 的故事。
擴展資料:
“金龜換酒” 后來成為一個典故, 形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金龜換酒的故事誰知道
唐天寶元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觀紫客去瀏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
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慕,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仙呀”。
黃昏時分,賀知章邀請李白去飲酒,在酒店剛坐下,才想起身邊沒有帶錢。他想了想,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做為酒錢。
李白阻攔說:“使不得,這是皇家按品級給你的飾品,怎好拿來換酒呢?”賀知章仰面大笑說:“這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與仙人結友,可要喝個痛快!區區金龜哪能妨礙我倆一同享樂呢”。
兩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時才告別。后來,賀知章向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已久聞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學士。
擴展資料:
“金龜換酒”主人公介紹:
1、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
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86歲告老還鄉,不久去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適之等謂“飲中八仙”。
其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詠柳》《回鄉偶書》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詩》錄其詩19首。
2、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蜀道難 賀知章和李白解金龜換酒的故事
懷抱著宏偉的理想,? 天寶元年 (742), 李白來到了京城。當時的李白還沒有什么大名氣, 而賀知章不僅職務高,還是太子李亨的賓客, 很受玄宗皇帝的器重。
兩人偶然相識于長安紫極宮。其時, 賀知章年逾八十,見到同樣也具有 “仙風道骨, 可與神游八極之表”(意指李白有仙人的風度,道長的氣概,他的想象超凡脫俗,讀他的文章仿佛可以和他一起穿越時空,神游宇宙)的李白 ,一見如故,于是干脆就近找了一家酒店, 進去擺酒敘話。
賀知章很早就讀到過李白的詩, 就樂呵呵地問,年輕人,近來有沒有什么新作品給老夫欣賞欣賞?其時,李白也已經年過四十,但在賀知章眼里當然還是個小年輕。能夠得到賀老指點,求之不得,于是李白高興地拿出自己一篇詩作, 恭恭敬敬地請這位詩壇前輩過目。
這是一篇 《蜀道難》, 是李白的代表作品。賀知章 “讀未竟, 稱賞者數四” !也就是說還沒看完, 忍不住多次擊掌贊嘆。
“莫非是仙人下凡? ” 賀知章為詩里面奇特的想象、 不凡的構思震驚, 他望著李白, 大加贊嘆, 詩逢知己, 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把李白贊為 “謫仙人” ,李白后被稱為“詩仙” 就是由此而來。
在酒店里, 兩人只顧著交談, 當店小二來要酒錢時, 兩人一摸口袋, 卻發現都沒有帶錢。賀知章略一思索, 有了, 順手去解隨身佩戴的那個金龜, 要當作酒錢。
李白知道金龜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佩戴, 那是一種地位的象征!標志官員品級的東西居然換酒喝?!要是被皇帝知道了, 恐怕都得治罪!李白緊張起來, 急忙阻攔。
酒逢知己, 千杯不夠!賀知章豁達率性, 年紀也大了, 早已看淡仕途, 怎么會在意腰間的 “金龜” 呢?他仰面大笑說:“這算不了什么!今天我們一老一小有緣, 一定要喝個痛快!區區一個金龜, 何足掛齒啊! ” 毫不猶豫地解下了 “金龜” , 遞給店小二。
李白是 “詩仙” , 而賀知章人稱 “詩狂” ,雖然年齡上相差了四十二歲, 賀知章已經知名詩壇, 李白還是個小有名氣的后輩,但共同的志趣愛好、 秉性氣質, 打破了年齡的差異、 地位的界限, 成為忘年交。這就是 “金龜換酒” 的故事。
擴展資料:
“金龜換酒” 后來成為一個典故, 形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金龜換酒 ,什么意思
成語“金龜換酒”出自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 金龜,換酒為樂。”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出自唐·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賀知章,唐越州會稽人,晚年由京回鄉,居會稽鑒湖,自號四明狂客,人稱酒仙。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第一位詠的就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真是醉態可掬。與張旭、包融、張若虛稱“吳中四士”,都是嗜酒如命的人。在賀知章50多年的官宦生活和他幾十年的飲游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可以說是他賞識了李白。唐代孟棨《本事詩》記:“李太白初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賞者數四,號為謫仙。”從此李白被稱為“謫仙人”,人稱詩仙。兩人相見恨晚,遂成莫逆。賀知章即邀李白對酒共飲,但不巧,這一天賀知章沒帶酒錢,于是便毫不猶豫地解下佩帶的金龜(當時官員的佩飾物)換酒,與李白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唐天寶元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觀紫客去瀏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慕,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圣呀!”
兩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時才告別。后來,賀知章向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已久聞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學士。
后來賀知章去逝,李白獨自對酒,悵然有懷,想起當年金龜換酒,便寫下《對酒憶賀監二首》對酒憶賀監二首·并序唐·李白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后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其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中。其二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賀知章金龜換酒與李白暢飲,后人引為曠達酣飲、傾心結交的典故,宋代劉望之《水調歌頭·勸子一杯酒》詞中云:“謫仙人,千金龜,換美酒。”[1]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金龜解酒這個成語的含義
應該是金龜換酒吧成語解釋: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成語出處:唐·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金龜換酒 ,什么意思
成語“金龜換酒”出自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 金龜,換酒為樂。”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出自唐·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賀知章,唐越州會稽人,晚年由京回鄉,居會稽鑒湖,自號四明狂客,人稱酒仙。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第一位詠的就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真是醉態可掬。與張旭、包融、張若虛稱“吳中四士”,都是嗜酒如命的人。在賀知章50多年的官宦生活和他幾十年的飲游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可以說是他賞識了李白。唐代孟棨《本事詩》記:“李太白初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賞者數四,號為謫仙。”從此李白被稱為“謫仙人”,人稱詩仙。兩人相見恨晚,遂成莫逆。賀知章即邀李白對酒共飲,但不巧,這一天賀知章沒帶酒錢,于是便毫不猶豫地解下佩帶的金龜(當時官員的佩飾物)換酒,與李白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唐天寶元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觀紫客去瀏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慕,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圣呀!”
兩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時才告別。后來,賀知章向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已久聞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學士。
后來賀知章去逝,李白獨自對酒,悵然有懷,想起當年金龜換酒,便寫下《對酒憶賀監二首》對酒憶賀監二首·并序唐·李白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后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其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中。其二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賀知章金龜換酒與李白暢飲,后人引為曠達酣飲、傾心結交的典故,宋代劉望之《水調歌頭·勸子一杯酒》詞中云:“謫仙人,千金龜,換美酒。”[1]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金龜換酒的故事誰知道
唐天寶元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觀紫客去瀏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
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慕,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仙呀”。
黃昏時分,賀知章邀請李白去飲酒,在酒店剛坐下,才想起身邊沒有帶錢。他想了想,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做為酒錢。
李白阻攔說:“使不得,這是皇家按品級給你的飾品,怎好拿來換酒呢?”賀知章仰面大笑說:“這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與仙人結友,可要喝個痛快!區區金龜哪能妨礙我倆一同享樂呢”。
兩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時才告別。后來,賀知章向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已久聞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學士。
擴展資料:
“金龜換酒”主人公介紹:
1、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
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86歲告老還鄉,不久去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適之等謂“飲中八仙”。
其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詠柳》《回鄉偶書》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詩》錄其詩19首。
2、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金龜解酒這個成語的含義
應該是金龜換酒吧成語解釋: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成語出處:唐·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金龜挽酒是什么意思?
有金龜換酒,貌似沒有挽酒金龜:袋名,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金龜換酒: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李白與賀知章金龜換酒的詩是什么?
賀知章與”八仙”之一中的李白相交最厚,留下了金龜換酒的千古佳話。據《舊唐書·文苑傳》記載: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應玄宗詔初至長安,一時未得進見,賀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賞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李白也“由是聲譽光赫”。他在《對酒憶賀監二首》的小序中也寫道:“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后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據《新唐書·車服志》載,唐初,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以“明貴賤,應召命”。魚符以不同的材質制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并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由此可見,金龜可指龜符或龜袋,乃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身份的標志和象征。也只有狂放如知章者才能將其質酒為樂。 賀知章“金龜換酒”,后人竟紛紛模仿。李白就說:“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女俠秋瑾也高唱:“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甚豪”;清代敦誠也曾與曹雪芹質刀沽酒,其《佩刀質酒歌》序中說道:“秋曉遇雪芹于槐園,風雨淋涔,朝寒袂。時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飲之。雪芹歡甚,作長歌以謝余,余亦作此答之”。詩中開頭就是:“我聞賀鑒湖,不惜金龜擲酒壚”。足見敦誠質刀沽酒也是受了賀知章的影響。因為賀知章的知遇之恩,李白感佩一生,寫了很多懷念之作。《對酒憶賀監二首》詩曰:其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金龜挽酒是什么意思?
有金龜換酒,貌似沒有挽酒金龜:袋名,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金龜換酒: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金龜換酒”擴展: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近義詞:金貂換酒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出處:唐 李白《李太白集 對酒憶賀監詩序》:“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注音:ㄐ一ㄣ ㄍㄨㄟ ㄏㄨㄢˋ ㄐ一ㄡˇ
成語簡拼:JGHJ
成語解釋: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
成語用法:金龜換酒作賓語、定語;指為人豁達。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讀音:jīn guī huàn jiǔ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