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成語「歧路亡羊」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歧路亡羊”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歧路亡羊的譯文和寓意、歧路亡羊是什么意思、歧路亡羊的譯文、歧路亡羊的寓言故事、《歧路亡羊》原文、等
目錄索引:
1:成語“歧路亡羊”的詞條資料
2:歧路亡羊的譯文和寓意
3:歧路亡羊是什么意思
4:歧路亡羊的譯文
5:歧路亡羊的寓言故事
6:《歧路亡羊》原文
成語“歧路亡羊”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QLWY
成語注音:ㄑ一ˊ ㄌㄨˋ ㄨㄤˊ 一ㄤ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誤入歧途
反義詞:改邪歸正
讀音糾正:羊,不能讀作“ránɡ”。
錯字糾正:歧,不能寫作“岐”。
成語出處:《列子 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zfbfc.com
成語解釋:亡:丟失。在岔道上跑丟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復雜;掌握不好方向會誤入歧途;以致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成語用法:歧路亡羊偏正式;作謂語;比喻事理復雜多變。
成語造句:(1)對年輕的人如不循循善誘,就有歧路亡羊的危險。(2)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了,他擔心自己會陷入歧路亡羊的局面。
英文翻譯:go astray in a complex situation
成語故事:從前楊朱的鄰居請他派仆人幫他去找丟失的一只羊,楊子問他為什么要那么多的人去找,鄰居說丟失羊的路上有很多岔道,所以要很多人去找。過了很久,派出去找羊的人回來說沒有找到,鄰居說岔道上又分許多岔道,根本沒法找了
成語“歧路亡羊”的擴展資料
1. 歧路亡羊的譯文和寓意【譯文】 楊子的鄰居丟失了羊,于是率領他的朋友,還請楊子的童仆一起追趕。楊子說:“呵!丟一只羊,干嗎要這么多人去追?”鄰居說:“岔路很多。”不久回來了,楊子問:“找到羊了嗎?”回答:“掉了。”問:“怎么會呢?”回答:“岔路之中還有岔路,我們不知道往那邊去追,所以就回來了。”楊子的臉色邊得很憂郁,不說話有兩個小時,沒有笑容一整天。他的學生覺得奇怪,請教(楊子)道:“羊,不過是下賤的畜生,而且還不是老師您的,卻使您不茍言笑,這是為什么?”楊子沒有回答,(他的)學生最終沒有得到他的答案。 寓意岔路太多,丟失的羊就不容易找到。同樣的道理,讀書人求學,如果目標不一,也會迷失方向,不能夠取得成功。人生中的選擇太多,容易迷失自我,但如果就一個目標走,那么也許就會成功。是讓人聽取別人的勸告總是好的。
本內容來自www.zfbfc.com
2. 歧路亡羊是什么意思
歧路亡羊釋義:歧路:岔路;亡:丟失。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歧路亡羊
【出自】: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大路因為岔道太多而丟失了羊,求學的人因為方法太多而喪失了生命。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比喻事理復雜多變
擴展資料
一、歧路亡羊的近義詞:誤入歧途
誤入歧途
【解釋】:誤:受惑;歧途:錯誤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出自】: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寫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無知,誤入歧途,不無可憫。”
【近義詞】歧路亡羊、上了賊船
【反義詞】覺返迷津、迷途知返
二、歧路亡羊的反義詞:改邪歸正
改邪歸正
【解釋】:邪:不正當、不正派;歸:回到。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不再做壞事。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將軍棄邪歸正,與宋某等同替國家出力,朝廷自當重用。”
【示例】:這才叫改邪歸正,懲創善心。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四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洗手不干、回頭是岸、戴罪立功、放下屠刀、回邪入正、洗心革面、棄暗投明、去邪歸正、改惡從善、痛改前非、改弦更張、改過自新
【反義詞】執迷不悟、怙惡不悛、死不悔改、歧路亡羊、死不改悔本內容來自www.zfbfc.com
3. 歧路亡羊的譯文
譯文如下:
楊子的鄰居家丟失了一只羊。這位鄰居已經率領了他的家親友等人去追尋,又來請求楊子的童仆幫忙去追尋。楊子問道:“哎,丟了一只羊。為什么要這么多人去追呢?”鄰居回答說:“岔路太多了。”追羊的人回來后,楊子問鄰居:“找到羊了嗎?”
鄰居回答說:“沒有追到,還是讓它跑掉了。”楊子問:“為什么會讓它跑掉呢?”鄰居回答說:“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它到底從哪條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來了。”楊子聽了,心里難過,改變了臉色,很長時間不說話,整天沒有笑容。
他的學生覺得奇怪,問他說:“羊是不值錢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卻不說不笑,為什么呢?”楊子不回答,學生不知道楊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楊子的學生孟孫陽從楊子那里出來,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孫陽一同去謁見楊子,心都子問楊子說:“從前有兄弟三人,在齊國和魯國一帶求學,向同一位老師學習,把關于仁義的道理都學通了才回家。他們的父親問他們說:‘仁義的道理是怎樣的呢?’
老大說:‘仁義使我愛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聲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說:‘仁義使我為了名聲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說:‘仁義使我的生命和名聲都能夠保全。’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認為他們三兄弟到底誰是正確誰是錯誤的呢?”
楊子回答說:“有一個人住在河邊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劃船擺渡為生,擺渡的贏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帶糧食向他學泅渡的人成群結隊,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幾乎達到半數,他們本來是學泅水的,而不是來學溺死的,而獲利與受害這樣截然相反,你認為誰是正確誰是錯誤的呢?”
心都子聽了楊子的話,默默地同孟孫陽一起走了出來。出來后,孟孫陽責備心都子說:“為什么你向老師提問這樣迂回,老師又回答得這樣怪僻呢,我越聽越糊了。”心都子說:“大道因為岔路太多而丟失了羊,求學的人因為方法太多而喪失了生命。
學的東西不是從根本上不相同,從根本上不一致,但結果卻有這樣大的差異。只有歸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質上,才會沒有得失的感覺,而不迷失方向。你長期在老師的門下,是老師的大弟子,學習老師的學說,卻不懂得來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4. 歧路亡羊的寓言故事
有一天,楊子的鄰居在牧羊的歸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馳而來的一行車馬,羊群因受驚嚇而四散。等車馬過后,那人把羊喚攏,急忙趕回家。他仔細清點以后發現丟失了一只羊,于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并邀請楊子的童仆一起去尋羊。楊子在一旁不以為然地說:“咳,才丟一只羊,何必興師動眾,派這么多的人去找?”鄰人說:“山野、田間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過來。”楊子覺得這話有理,沒有再往下說。他目送著這一行人出了村口。那鄰人帶領大家先沿趕羊回家時經過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個人沿岔路去搜尋。沒過多久,他帶去的人被分派完畢,剩下那鄰人只身走大路。可是沒走多遠,前面又出現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為難。焦急中任選了一條前去的路徑。走著走著,只見前面又有岔路。那鄰人無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黃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尋羊人也說自己遇到過同樣的困難。正在家吃晚飯的楊子忽聽見外面有嘈雜的說話聲,知道是找羊的人回來了。他走出門去問那鄰人:“找到羊了嗎?”鄰人答道:“跑丟了。”楊子說:“你帶了這么多的人去找,怎么還找不到呢?”鄰人說:“我知道大路邊有岔路,所以找羊時多帶了幾個人。可是沒想到岔路上還有岔路。在只剩一個人面對岔路的時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楊子聽了鄰人說的這番話,有些悶悶不樂。他眉頭緊鎖、臉色灰暗、一言不發。那一天大家再也沒有見到他露出一絲笑容。楊子的門徒都覺得有點奇怪,因此不解地問:“羊并不是什么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究竟是為什么呢?”楊子說:“我并不是惋惜丟了一只羊。我是從這件事聯想到探求真理也與這些歧路亡羊一樣,如果迷失了方向,也會無功而返啊。”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在研究一門學問時,要把握方向,注重領會其實質,而不要被各種表象所迷惑。
來自公益成語:www.zfbfc.com
5. 《歧路亡羊》原文
答:《歧路亡羊》原文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
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
弟子孟孫陽出,以告以都子。心都子他日與孟孫陽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齊、魯之間,同師而學,進仁義之道而歸。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愛身而后名。’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叔曰:‘仁義使我身名并全。’彼三術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楊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糧就學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本學泅不學溺,而利害如此。若以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孫陽讓之曰:“何吾子問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摘自www.zfbfc.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